〈義大利電影課〉:從1950的新寫實主義看2019的今日


多虧金馬影展,一口氣看了 23(-1) 部。在這個時間點重新探究新寫實主義電影實有其意義。

不難想像上個世紀二戰過後,歐洲國家殘破不堪、百廢待舉的樣子,正好有一群導演透過臨場實景、素人或真實歷史呈現手法,並多以開放式結局深刻傳達戰爭所帶來的影響,卻不流於斧鑿,內容不止於生活層面的描寫,更廣泛從精神角度去刻畫人性、宗教、階級等存在的價值。



而後的50年代末起,如費里尼、安東尼奧尼等人,又進一步探索人對其身份的思考與情感波動,用極其獨特的運鏡手法及場面調度,表達形而上、意識流派之意境,創造出不同於新寫實主義的嶄新高度。這種既複雜又純粹的靈肉傳遞也是我較為欣賞的。


附帶寫上〈義大利電影課〉裡大師們給我的小觀點:

狄西嘉▶︎ 小人物性格與互動上的寫實
代表:《單車失竊記》、《擦鞋童》、《義大利式結婚》

羅塞里尼▶︎ 真相及宗教情懷(質疑)的寫實
代表:《不設防城市》、《老鄉》、《歐洲51年》

維斯康提▶︎ 社會階層流動的寫實
代表:《洛可兄弟》、《浩氣蓋山河》

費里尼▶︎ 存在主義見解與意識流的寫實
代表:《八又二分之一》、《甜蜜的生活》、《阿瑪珂德》

安東尼奧尼▶︎ 情慾與精神形而上的寫實
代表:《慾海含羞花》、《情事》、《夜》


上面講了那麼多廢話,其實對我來說,「新寫實主義」電影的表現從來就不美(也不美好),它早已是過去式且淹沒於一片新浪潮中;當你知曉德國人以合法方式迎來希特勒的納粹政府、義大利人支持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組織為合法政權,當你以為美國爸爸的「照顧」就是萬能靠山......你更應需要體悟的是電影呈現的民不聊生與歷史借鏡,任誰都不希望再重演。

因為今天你我所擁有的選擇與自由權利皆得來不易,但拱手送出或簽一紙協定相對而言就很簡單,只是它也絕不會是維持和平的唯一方式。如同我信奉的至理:活著,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。


或許某個年代的台灣嘗試以新寫實角度來創作或宣揚些什麼,但現在我們不缺這類寫實來扭轉社會的病態(改去拍紀錄片就好謝謝),拜託別摧毀這塊土地如此開放的創作和展示舞台,至少,我是不喜歡吃芒果乾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