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rlon Brando首帶給我的震撼──《Burn》


這幾天突然想起以往查詢馬龍白蘭度(Marlon Brando) 種種資料與面貌,不禁又讓我回頭翻一篇我曾報告過的文章,發覺寫得還算「頭頭是道」,就獻醜與大家分享一下了。



Burn》這部是以十九世紀資本主義社會為經,自由貿易市場為緯,描述了一段「文明」與「奴隸」產生衝突的類歷史影片。有趣的一點,若是有搜尋到一些關於本片資料的電影觀賞者,不知對片中主角─威廉‧沃克的所作所為抱持著何種心態呢?

當影片播放至一半時,相信不少人應該與筆者一樣,感覺威廉有心想幫助以霍西為首的黑人們,衝破他們的困境;殊不知,黑人獲得勝利後,欲阻止英人不要用「文明」改變他們;最具衝擊性的,是英人在幫助黑人驅趕走葡萄牙人後,得到的莫大利益。威廉起頭必須得找個黑人的頭目,抓住核心,進而控制住他們;當原本的頭目聖地牙哥死去,本打消威廉念頭,然而霍西的出現,竟改變了三方面的相對衝突關係,與其說威廉為主角,倒不如說霍西是軸心吧。

The man who sells war. The bloodier the battle - the higher the price. He's going to make a fortune on this one.(1)該句是本電影在介紹時所註的標語,這也就是筆者一開始提到,到底對威廉是抱著什麼心態呢?又對黑人來說,是益友?或只是藉著踩過一具具屍體獲得龐大商機?不管如何,資本主義下的現實,是歷史走到現今以來從未改變過的。資本主義說到底,免不了那幾樣使弱方變得更加可憐的特徵,其中一項,便是從事生產之勞動者,沒有辦法掌握他們生產的原物件了(2),片中黑人們所擁有的那最原始的東西,不就是他們賴以為生的一切──甘蔗嗎?也許他們只想著要如何度過明天,並沒有像英人還針對他們拿「妻子」與「奴隸」做比較;然而,他們發動政變,就是想改變他們的未來、突破他們的困境,而不是「走了一個又來一個」的壓制。

一個小小的科摩多(Queimada)島,到走向「共和國」,姑且不論這「虛立國,實商貿」的問題,筆者個人覺得,民風純樸的科摩多島,本可以快快樂樂的跳著他們的習俗舞蹈;影片開始沒多久,就讓我們看到對死者的祭祀舞,看似安詳快樂送行死者,誰知道竟是一個悲劇的開始,也是一面現實的迫害……十九世紀,為了利益殺紅了眼;二十世紀,我們能為這些原始部落做到更多,只可惜為時稍嫌晚。

影片中,研究黑人與白人的互動也是一項重點。若真的說「所有」黑人都是一心抵抗,那倒未必,黑人領袖霍西不見得不明白兩方和諧的真諦為何,故才在1845年解除武裝,致使成立科摩多共和國,才更有與國際糖業合作的大發展。而英人也許是延續了葡人之「絕對服從白人」理念下,在黑人乖乖「就範」,務農的務農、做工的做工之際,進而開始剝削,事件片段很快帶過,但從1848年島上發生的工人暴亂,加上我們對歷史的判讀,就能略知一二。真的要說是黑人無主見嗎?透過影片,帶給我們的是發人省思的體悟。

為什麼最後威廉要放霍西走?這豈不是與英人共識間發生衝突嗎?筆者想,真如大家所說,留住霍西一條命,勝過往後引發更嚴重的紛爭與敵抗。不過這次,霍西卻沒「乖乖照辦」了,觀賞至此,不禁使筆者快速回想起當時搶銀行的行動,產生了一種極大對比感;他以無聲犧牲來對抗白人「最後的文明」,也許霍西認為,既是無法改變的事實,倒不如留給威廉那些英人去實行他們所謂的文明控制世界。不管霍西如何想,總還是轟轟烈烈的走向受刑台結束一切,他是否有想到威廉到頭來會因他而死,這只有霍西自己知道了。

網路上不乏有為《Burn (Queimada)這部影片冠上各種中譯名,「烽火怪客」、「科摩多政變」、「烈火」等等,簡單一個「burn」字,我倒覺得只消一個詞─「燃燒」即符合且貼切。正因為它代表是一場抗爭,一場幾近改變歷史的變動,彷彿大火燃盡、不斷消長沉痛的歷史教訓?非也,應說是人性的善惡爭鬥較為妥當吧!


1:世界電影資料庫─http://www.imdb.com/title/tt0064866/



本文於2010/05所寫,亦有重新修改;純屬分享,如需轉載請告知。